珍珠鸡外观似雌孔雀,头很小,面部淡青紫色,喙强而尖,喙**淡黄色,后部红色,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心状肉垂。眼部四周无毛,有一圈白色斑纹直延至颈上部。颈细长,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。脚短,小时脚红色,成年后呈灰黑色。行走迅速。珍珠鸡全身羽毛灰色,并有规则的圆形白点,形如珍珠,故有“珍珠鸡”之美称。珍珠鸡形体圆矮,没有鸡冠,头顶部无毛,而有角质化突起,称之头盔,尾部羽毛较硬略垂。
珍珠鸡通常30~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,决不单独离散,人工驯养后,仍喜群体活动,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,故珍珠鸡适宜大群饲养,另外,珍珠鸡具有较强的归巢性,傍晚归巢时,往往各回其屋,偶尔失散也能归群归巢。
珍珠鸡外观似雌孔雀,头很小,没有鸡冠,头顶部无毛,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心状肉垂。眼部四周无毛,有一圈白色斑纹直延至颈上部。颈细长,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。脚短,形体圆矮。由于其全身羽毛灰色,并有规则的圆形白点,形如珍珠,故有“珍珠鸡”之美称。
珍珠鸡又名珠鸡、几内亚鸟,原产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。是近几年来国际养殖业推广的品种之一。珍珠鸡是粮草兼食的节粮型特禽,它既可舍养,又可放牧养。具有生长快、食性广、抗病、抗寒、耐热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饲养管理同一般家鸡相同。但相比之下优点较多。它营养丰富,具有十几种人体缺少而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,其脂肪、胆固醇含量较低,是老人、儿童、孕妇和体弱者**的肉类补品。在法国,珍珠鸡被称为“野禽**”、“动物人参”。饲养一只珍珠鸡的经济效益,可以说是普通鸡的7-8倍。今天的节目中,我们就向您介绍珍珠鸡的养殖技术。 一、 珍珠鸡的品种介绍 珍珠鸡品种甚多,以下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灰顶珠鸡。它是饲养量**的品种。该鸡成年体重2.2~2.5千克,12周龄体重1.2公斤,28周龄体重1.9公斤;母珠鸡28~30周龄开始产蛋,产蛋35周可获种蛋165~85枚,蛋重42~50克,壳褐色、有少许斑点。 二、珍珠鸡的形态特征 珍珠鸡外观似雌孔雀,头很小,没有鸡冠,头顶部无毛,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心状肉垂。眼部四周无毛,有一圈白色斑纹直延至颈上部。颈细长,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。脚短,形体圆矮。由于其全身羽毛灰色,并有规则的圆形白点,形如珍珠,故有“珍珠鸡”之美称。 三、珍珠鸡的生活习性 1、适应性: 珍珠鸡喜干燥、怕潮湿、耐高温。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抗病力都较强,很少生病。 2、胆小易惊: 珍珠鸡性情温和、胆小、机警,环境一有异常或动静,均可引起其整群惊慌,母鸡发出刺耳的叫声,鸡群会发生连锁反应,叫声此起彼伏。 3、群居性和归巢性: 珍珠鸡喜欢群体活动,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,故珍珠鸡适宜大群饲养,另外,珍珠鸡具有较强的归巢性,傍晚归巢时,往往各回其屋,偶尔失散也能归群归巢。 4、善飞翔: 珍珠鸡两翼发达有力。一天中,几乎能不停地走动。休息时或夜间爱攀登高处栖息。 5、食性广、耐粗饲: 珍珠鸡食性较广,一般谷类、糠麸类、饼类、鱼骨粉类等都可用来配合食用。另外特别喜食草、菜、叶、果等青绿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