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鸭系指绿头鸭,别名为大绿头、大红腿鸭、**鸭等,是**常见的大型野鸭、也是除番鸭以外的所有家鸭的祖先,是目前开展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。
20世纪80年代开始,我国先后以德国和美国引进数批绿头野鸭,进行繁殖、饲养、推广,成为我国各地开发特禽养殖的新项目。近年来,在广州、南昌、上海、南京、北京、成都等地都已形成了绿头野鸭的繁殖生产基地。随着市场的经营扩展以及人们进一步对绿头野鸭的接受,绿头野鸭不仅在国内市场包括港澳地区大有销路,而且是日本、西欧等国际市场消费的一个新热点,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。开发绿头野鸭养殖是发展高产、优质、高效养禽业的新途径以及出口创汇的新产品。
间全换(即润羽)和秋冬间部分换羽。润型换羽开始于繁殖期,至8月底结束。雄鸭换润羽时间约早于雌鸭15—20天,而冬季换羽几乎是同时进行。秋后部分换羽约2个多月。换羽序是先胸、腹、两胁、尾羽,头颈次之,**后是背羽。
就巢性
在越冬结群期间就已开始配对繁殖,一年有两季产蛋,春季3—5月为主要产蛋期,秋季10—11月再产一批蛋。多为筑巢产蛋和孵蛋,其营巢条件多样化,常筑巢于湖泊、河流沿岸的杂草垛、或蒲苇滩的旱地上、或堤岸附近的穴洞、或大树的树叉间以及倒木下的凹陷处,巢用本身绒羽、干草、蒲苇的茎叶等搭成。一般每窝产蛋10枚左右,蛋色有灰绿色和纯白色略带肉色,蛋长径约5.7厘米、短径约4.2厘米,蛋重48.5—50克。孵化由雌鸭担任,孵化期27—28天;雄鸭不关心抱卵,而是去结群换羽,交配繁殖期后与雌鸭分离,越冬期另选配偶。
绿头野鸭属于杂食性动物,食性广而杂,喜食鱼、虾、螺、虫及植物种籽、苔鲜、浮萍、嫩绿蔬菜、青草等。人工饲养环境下喜食较硬、粒性好的全价饲料,松散、粒性差的饲料次之,粉饲料亦吃但不太喜欢。
育成期的野鸭摄食量逐渐增大,表现出向人要食、抢食的行为,此时还不具飞行能力。
绿头野鸭有较好的消化生理特点,它的食道容积大,能容纳较多、较大的食物;嗅觉、味觉不发达,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不高;肌胃发达,可较快地磨碎食物;觅食能力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