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门用于繁育的山鸡称种山鸡,种山鸡可分休产期和繁殖期。休产期又可分为繁殖准备
期(1~3月份)、换羽期(8~9月份)、越冬期(10~12月份)。
繁殖准备期:重点做好种山鸡分群、整顿、免疫工作,选留体质健壮、发育整齐每100只
左右编为一群,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,加喂维生素、微量元素,适当补充钙、磷,网室
换铺沙子。进行一次**的卫生消毒,注意疫苗的接种。
换羽期:产蛋结束后开始换羽,为了快速换羽,可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,但要保证含
硫氨基酸的供给,以使羽毛快速生长,在饲料中加1%生石膏可促进新羽生长。
越冬期:要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暖工作,饲喂量可适当加大,或在饲粮中添加高能量饲料
从而提高饲料能量代谢能水平。根据山鸡产蛋率等成绩对种山鸡群进行调整,选出育种
群、商品群和淘汰群。?
产蛋期饲养管理
适时公母合群: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,一般公山鸡9~10月龄性成熟,母山鸡性成熟
要迟1个月左右。配对时间一般以3月中旬前后为宜,也可以通进试配方法确定适时合群
时间,方法是先试放1~2只公山鸡入母山鸡群,观察母山鸡是否愿意交配,还可根据母
山鸡的鸣唱、红脸或做窝等行为来掌握合群放配时间。山鸡群大小以100只左右为1群,
公母比例以1∶5~6为宜。
确立和保护“王子鸡”:公母山鸡合群后,公山鸡间出现强烈的争偶、斗架,胜利者即
为“王子鸡”,这个过程也称为拔王过程,“王子鸡”确定后,整个鸡群就稳定下来。
在拔王过程中尽可能人为的帮助确立“王子鸡”的地位,有利于稳群,减少死亡。应设
置屏障遮住“王子鸡”的视线,使其它公山鸡有机会与母山鸡交配,这是提高群体受精
率,方法是按每100平方米放入3~4张石棉瓦横着竖在网室内,也可放树枝堆或设置假山
。
饲料:繁殖期的山鸡要求营养丰富,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,产蛋高峰期饲料中蛋白
质要求达18%~20%,另外适当增加饲料中多维和微量元素的含量。
勤捡蛋,减小蛋的破损:公母山鸡都有吸蛋的恶习,破蛋率有时会很高,因此要勤捡蛋
,特别是山鸡在午后产蛋较多,要定时收蛋,发现破蛋,应及时将蛋壳及内容物清除干
净。还可在舍内、动动场上堆放树丫,下面垫一些干草,可大大减少蛋的破损率。初产
山鸡有时会出现难产情况,要及时助产。
加强饲养管理:一般在3~8月为产蛋季节,其它月份停产,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措施,能
使山鸡全年产蛋,提高产蛋率。在换羽期,调整日粮,降低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(20%以
下),代谢能10.46兆焦/公斤,限制采食量,尽快使其换羽。在原停产季节来到前加强
饲喂,将饲粮中蛋白质水平调到25%左右,代谢能11.30%兆焦/公斤,在正常产蛋季节再
适当降低蛋白质至22%左右,在饲粮中补加适量蛋氨酸、赖氨酸、多维、微量元素,增加
饲喂次数,在产蛋期间不能减少光照时间,每日保持14小时左右光照。
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得名,集天然黑色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一体,是世界罕见的珍禽**。种抗病力强,适应性广,喜食青草菜叶,饲养管理、防疫灭病和普通家鸡没有区别。绿壳蛋鸡体形较小,结实紧凑,行动敏捷,匀称秀丽,性成熟较早,产蛋量较高。
绿壳蛋鸡性温和,喜群居,抗病力强,适应性广,全国各地均可饲养。养殖与土鸡一样,主食五谷杂粮,喜食青草、青菜、嫩树叶。母鸡年产蛋l60-190枚,孵化率、成活率可达95%。如果当肉鸡来养殖,出壳养70天可达1kg。绿壳蛋鸡具有生长速度快、肉质优、高价值、高产、节粮等优点,成年公鸡1.5-2kg,母鸡1.2-1.5kg。养殖户可利用闲房、仓库饲养,也可在果园、山坡放养,是农村脱贫致富或企业转产的极好项目。
五黑一绿蛋鸡由于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,且吃乌鸡的习惯几乎遍布全国城乡,因此历来是我国畅销产品,无论何地其价格都比其它禽类高。绿壳蛋鸡的面世。符合当今黑色食品潮流和人们对天然保健食品的迅猛需求。目前饲养数量极为稀少,基本属于空白,在今后5-8年内均为扩种繁殖推广阶段,因此行家认为现在正是引种投资的黄金时机,如能把握机遇,率先养殖前景不可估量,应大力发展。
一、前言:进入21世纪以来,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,对于日常的饮食支出已不在满足于吃饱果腹,"绿色、环保,生态"成了人民对饮食前提的基本要求之一。在这样的大情况下,充分发挥当地生态养殖业的效用,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,做好农村产业发展的文章,成为咱们当地急需解决的一件大事要事。